金小姐是診所老病人, 這裡痠那裡痛的常來針灸。今天症狀是突然覺得脖子後仰不舒服, 感覺痛到膏肓附近, 其他動作則沒感覺。雖然是個簡單的症狀, 不過脖子的活動控制是很精細的, 如果出現角度不順暢或受阻, 多半不只一個問題點。
當下我們先處理觸診, 找出經驗上最有可能的頸長肌的激痛點, 並做針灸刺激, 拔針後請金小姐活動看看, “是有好些, 不過只有好三成,” 於是我們再確認一次脈象, 仍然是在局部的肩頸處緊繃。
於是再好好觸診一次肩頸, 發現痛點最明顯的不是在膏肓也不是在頸部, 而是在肩胛骨上的棘下肌, 很明顯的壓痛不適。如果是問題點, 壓住棘下肌會讓頸部活動度馬上改善。於是在刺激棘下肌一針後, 金小姐的落枕感就好了七八成了, 也不用留針。最後衛教一下她保養棘下肌的伸展動作, 一個順利的治療就結束了。
話說春天確實容易有許多莫名其妙的痠痛出現, 中醫理論說是身體有濕氣跑出來, 所以造成肌肉痠痛, 或者眩暈、頭痛、耳悶、眼睛模糊, 也有可能腹脹、胃酸、小便不順或感染等等, 雖然這個案例是以針灸治療局部, 調理體質上也可以從小腸經、膀胱經等負責排水、活絡陽氣的經絡著手。